-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2025-06-18 17:17
- 浏览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18日-2025年6月24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23-86195751
通讯地址:海陵区永晖路18号
联系部门:泰州市生态环境局辐射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靖江市中医院新增1台DSA项目
项目名称 | 靖江市中医院 新增1台DSA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康宁路29号 (医院沁春楼2楼DSA手术室) | |
建设单位 | 靖江市中医院 | 环评单位 | 南京瑞森辐射技术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靖江市中医院拟在沁春楼2楼手术中心西北角新建1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以下简称“DSA”)机房,并拟新增1台DSA(型号为Azurion7 M20型,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用于开展医疗诊断和介入治疗。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主要环境影响 1、放射性污染 DSA在工作状态下会发出Χ射线,配置的1台DSA最大管电压为125kV、最大管电流为1000mA,其主要用作血管造影检查及配合介入治疗,由于存在影像增强器,从而降低了造影所需的X射线能量,再加上一次血管造影检查需要时间很短,因此血管造影检查的辐射影响较小。而介入需要长时间的透视和大量的摄片,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有一定的附加辐射剂量。 DSA产生的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其穿透能力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出口滤过有关。在开机出束期间,X射线是主要污染因子。辐射场中的X射线包括有用线束(主束)、漏射线和散射线。由于射线能量较低,不必考虑感生放射性问题。 2、非放射性污染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没有放射性废水、废气及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废气:DSA在工作状态时,会使机房内的空气电离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可通过通风系统排至室外,臭氧在常温下约50分钟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这部分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废水:主要是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将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固体废物:DSA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棉签、纱布、手套、器具等医疗废物暂存在机房内的废物桶,手术结束后集中收集,作为医疗废物由医院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置。 辐射安全措施 本项目1座DSA机房均拟设置相应的辐射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门灯联动、急停按钮、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和对讲装置、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计等。 |
二、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扩建1台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项目
项目名称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扩建1台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礼士南街152号 |
建设单位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睿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现因生产业务发展需求,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拟扩建1台XYG-22508/3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最大管电压225kV,最大管电流8mA,最大功率15kW,用于气瓶的无损检测,气瓶材质为铝合金,工件尺寸范围:直径400mm~800mm,长度1000mm~2000mm,厚度4mm~10mm。建设单位现有6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1名兼任辐射防护负责人),拟为本项目新增2名辐射工作人员。本项目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预计日曝光时间4h,每周最大曝光不超过20h,年工作50周,年曝光时间最大约为1000h。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主要环境影响: 辐射:本项目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产生X射线,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产生一定外照射。 废气:X射线探伤机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会使周围空气电离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 ||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每年对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进行检测; 2、公司已配置3台辐射剂量巡测仪及6台个人剂量报警仪,拟为本项目配备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于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工作时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监测及对瞬时辐射剂量率的实时报警; 3、在项目运行前,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带个人剂量计,定期按时送检,并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4、在项目运行前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定期复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已成立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并以文件形式明确各成员管理职责;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拟为本项目新增2名辐射工作人员。新增辐射工作人员应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报名并参加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进行上岗作业。 |
三、江苏道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固定式X射线探伤项目
项目名称 | 新建固定式X射线探伤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泰兴经济开发区过船路31号 |
建设单位 | 江苏道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睿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公司拟在厂房东部新建1座固定式X射线探伤房(包括曝光室及操作室)并配备1套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NDR320-V2600型,最大管电压320kV,最大管电流15mA)。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主要环境影响: 辐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在开机处于出束状态时产生X射线。 废气: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在工作状态时,会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 ||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严格执行辐射防护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受照有效剂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相应的剂量限值要求。 2、本项目曝光室工件门、人员门均拟设置与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高压联动的门-机安全联锁装置,防止人员误入;公司拟在曝光室工件门、人员门的门口、曝光室内部拟设置带有“预备”“照射”状态的工作指示灯及声音提示装置,同时曝光室内外及操作室醒目位置拟设置清晰的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照射状态指示装置与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联锁;门-机联锁装置、声音提示装置、工作指示灯应定期检查,确保有效;曝光室工件门、人员门均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公司拟在控制台处设置钥匙开关,控制台及曝光室内部墙壁上均拟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及标签说明。工件门、人员门均拟设置紧急开门按钮。曝光室内、工件门外均拟设置视频监控,曝光室内拟设置固定式剂量监测仪。 3、建立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4、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5、配备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定期对项目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
四、江苏蓝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 X 射线实时成像装置项目
项目名称 | 江苏蓝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X射线实时成像装置项目 | 建设地点 |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福港路5号 |
建设单位 | 江苏蓝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睿源环境科技 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公司计划购入1座可挂载于横梁上沿横栏移动的X射线实时成像装置,安装于流水线探伤/划线工位的生产线横梁上用以开展移动探伤。设备型号为焊缝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 SHHT800-DRIFC200,最大管电压为200kV,最大管电流4mA,用于移动探伤区域内的流水线上板材拼接处焊缝的无损检测。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X射线实时成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产生的X射线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外照射影响。 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一、设备固有措施 本项目X射线实时成像装置采用钢-铅-钢结构及铅橡胶进行辐射防护,运行过程中防护材料外辐射影响较小。 二、移动探伤过程的管理措施 ●工作前检查:在每日实施移动式探伤工作之前,建设单位会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实现安全操作。建设单位将确保开展移动式探伤工作的人员的2 名探伤人员,探伤过程2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在控制区外进行操作或巡逻。 ●作业前准备:建设单位仅在本项目位置开展移动探伤,将张贴醒目安全信息公示牌。辐射工作人员日常可通过操作台旁监视器确认无人在两区周围逗留。 ●分区设置:探伤作业时,辐射工作人员将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在控制区边界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场界警戒绳并悬挂“禁止进入射线工作区”标牌。监督区边界处将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场界警戒绳,并悬挂“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确保场内无其他人员后,通过辐射巡测仪及固定式剂量率报警仪确认后开始探伤。建设单位将配备1台便携式X-γ剂量率仪和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 ●安全警示:本项目装置顶部、 横梁上方均设有三色工作状态指示 灯,绿灯亮代表“通电 ”,黄灯代 表“预备 ”,红灯代表“照射 ”,建设单位将张贴信号意义指示牌。 ●移动探伤的操作要求:探伤工作期间操作人员使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进行监测。 ●人员管理:建设单位将重视从业人员管理,按照法规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探伤装置。 ●信息公示:移动探伤现场会放置安全信息公示牌。 ●辐射安全:建设单位将制定应急响应程序,计划每年完成至少1次应急演习并形成了图文报告并归档,计划每年安排2次培训宣讲。 探伤机要求:建设单位将制定探伤装置使用登记制度,台帐和定期清点检查制度,定期核实探伤装置及措施,并建立计算机管理档案。 三、辐射环境管理 ●公司将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核技术利用项目进行检测; ●公司拟配置辐射剂量监测仪器,辐射工作人员将对移动探伤辐射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 ●公司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将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公司拟安排所有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定期复检,并建立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公司拟成立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成员管理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