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2025-05-08 16:56
- 浏览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8日-2025年5月14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23-86195751
通讯地址:海陵区永晖路18号
联系部门:泰州市生态环境局辐射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江苏泰州横巷~惠尔信220千伏线路工程
项目名称 | 江苏泰州横巷~惠尔信220千伏线路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镇境内 |
建设单位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新建惠尔信项目至横巷变220kV线路,1回,线路路径总长约2.6km,其中横巷变侧新建同塔双回架设(一回备用)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01km,惠尔信侧新建双设单挂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01km,中间段新建同塔双回架设线路路径长约2.58km(投产年拼接为单回运行)。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①电磁环境:(1)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以降低输电线路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2)本项目架空线路建设时线路保证导线对地高度(220kV同塔双回架设(投产年拼接为单回运行)架空线路导线经过居民住宅等建筑物时导线设计高度≥18m,经过耕地等场所时导线设计高度≥15m;220kV双设单挂和双回架设(一回备用)架空线路导线设计高度≥15m),确保线路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为50Hz所对应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3)架空输电线路经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时,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②噪声:架空线路建设时通过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并保证足够的导线对地高度(220kV同塔双回架设(投产年拼接为单回运行)架空线路导线经过居民住宅等建筑物时导线设计高度≥18m,经过耕地等场所时导线设计高度≥15m;220kV双设单挂和双回架设(一回备用)架空线路导线设计高度≥15m)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 ③生态:运行期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二、江苏泰州靖江市新合新能源有限公司靖江市新桥镇75兆瓦渔光互补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
项目名称 | 江苏泰州靖江市新合新能源有限公司靖江市新桥镇75兆瓦渔光互补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新桥镇境内 |
建设单位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建设文东~联兴T接光伏升压站110kV线路,线路路径长约3.2km,采用双回设计单回架设。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①电磁环境:本项目架空输电线路架设时严格按照设计导线对地高度(110kV双回设计单回架设导线对地高度≥13m),优化导线相间距离、导线布置方式,设置警示标识,确保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并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②噪声:架空线路建设时严格按照设计导线对地高度(110kV双回设计单回架设导线对地高度≥13m),通过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 ③生态:运行期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三、俞垛镇泰州祥泰新能源有限公司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配套220千伏升压站工程
项目名称 | 俞垛镇泰州祥泰新能源有限公司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配套220千伏升压站工程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 |
建设单位 | 泰州祥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 环评单位 | 江苏易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三峡新能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主要包括一台110MVA主变压器、一次设备室、二次设备室、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储能电池室、逆变升压室、消防泵站和事故池等。本项目220kV升压站户外式布置,本期(远景)新建1台容量为110MVA的油浸自冷主变压器,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设备,配置1台±25MVar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新建2回220kV出线间隔,站内配备1套容量为10MW/20MWh的储能电池系统。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措和措施 | 1)施工期 ①大气环境:对进出场的车辆进行冲洗、限制车速,施工围挡、遮盖,定期洒水等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水环境:施工区域设临时沉淀池,泥浆水等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沉淀澄清后循环使用;升压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肥田,不外排。 ③噪声:项目施工时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④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环卫部门清运,建筑垃圾按建筑垃圾有关管理要求及时清运。 2)运行期 ①电磁环境:升压站220kV配电设备采用户外GIS布置,对带电设备安装接地装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降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做好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检,确保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 ②噪声:升压站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衰减噪声,同时通过隔声、距离衰减等,确保升压站拟建址四周噪声均能达标。运行阶段做好设备维护,加强运行管理,定期开展升压站噪声监测。 ③水环境:升压站无人值班,日常巡视、检修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肥田,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④固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废锂电池收集外售综合利用,废变压器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⑤环境风险:升压站设置事故油池、事故油坑,事故油拟回收处理,油污水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不外排。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